滬上主要高校都開始第二輪求職高峰。不過大學生求職當中出現了很多“怪”現象,一些應屆畢業生做夢也沒想到,“兼職過多”反而使自己痛失工作機會。
兼職經歷過多遭拒
原因:“太浮躁”
小唐是滬上某知名高校社會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昨天他參加學校的一場招聘會,小唐當時自信滿滿的,在他的個人簡歷中,羅列了在大學期間兼職于若干家公司的經歷,并稱自己“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立即勝任任何工作崗位”,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沒有一家單位有錄用他的意向,有的單位甚至連他的簡歷也拒收。
一家用人單位后來向東方早報記者韓曉蓉解釋,像這類兼職過多的學生,心態太浮躁。實習和兼職時就不停地跳來跳去,真正參加工作了也不一定會安心,說不定干不了幾天又跳槽了。公司需要的是踏踏實實的畢業生。據了解,像小唐這樣由于兼職過多反而處處碰壁的案例在各大招聘會都有發生。
父母“護駕”不受歡迎
原因:“不獨立”
東方早報記者韓曉蓉還發現,在招聘會現場,有父母“護駕”的求職者也不受歡迎。有一名畢業生由父親陪著來應聘。那名同學跟在父親的身后,兩手空空,應聘材料也由父親拿著。在一個招聘攤位前,父親在熙熙攘攘的求職者中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并將應聘材料放到招聘人員面前,等到招聘人員要了解情況時,這位父親才發現兒子還在人群外面。招聘人員知道這一情況后,立即委婉地謝絕了那位父親的“求職”,氣得父親不知說什么好。但那名同學似乎并不在意,當著父親的面說,這么多人,像地攤一樣,還怎么找工作啊。
東方早報記者韓曉蓉發現,在熙熙攘攘的求職者中,不少學生都有親人陪同,有的甚至由父母兩人“護駕”,而招聘單位并不贊成這種做法。他們說,這樣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獨立處事能力較差,如果找工作都不敢獨自參與,那么工作中的壓力又如何能承擔呢?
有時農村學生受歡迎
原因:“能吃苦”
用人單位表示,能吃苦的畢業生最受他們的青睞。歐龍科技公司的王強經理就表示,他們招人時把能否吃苦看成一條重要的用人標準,所以特別偏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而本地生源的學生挑挑揀揀的心理依然較強,所以在這方面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學生更有競爭力。
服務熱線
0514-80805803